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美國UL(國際安全認證)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鋰離子電池安全與技術高峰會,11月7日在京舉行。本次會議是面對我國鋰離子電池快速發展,應用領域廣泛,產業鏈關聯緊密等新特點,以確保鋰離子電池在材料研發選用、生產制造、儲存運輸、應用消費等各環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的專業性高峰會。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王威偉處長到會,并在會議開始時,首先致詞;各主辦單位主要負責人均參加會議并致詞。

趙金生理事長在會上致辭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趙金生理事長在致詞中對各位參會的專家、學者,各方面代表表示誠摯歡迎。趙理事長指出,近年來,我國電池制造業蓬勃發展,已成為國家大力發展的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以及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礎性產業。特別是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迅猛,今年以來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主營業務收入,已大大超過去年全年。在這種態勢下,如何從產業層面引導產業鏈各方面高度重視電池安全性問題,成為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重要課題,是關系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滿足各領域需求的關鍵問題。可喜的是,我國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都已從不同角度對鋰離子電池安全性不斷開展研究,取得成果。從電池生產和安全性測試標準角度,如何強化提升電池安全性的檢測、評價標準體系,還需組織各方面深入研究。趙理事長希望參加本次峰會的各方面專家和代表,充分發表見解,為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獻計獻策。
來自國內外的80多名從事鋰離子電池材料基礎研發、標準制定研究、電池生產制造、質量與安全檢測、航空運輸、電池回收、消防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吳鋒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tan Whittingham教授作主旨演講。之后,以鋰離子電池全生命周期內曾發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的原因分析、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安全性的關系、鋰離子電池在不同領域使用的安全性測試評價方法、結合國內外鋰離子電池安全標準探討如何加強我國電池安全標準化工作四個專題,專家、學者登臺演講,同時臺上臺下互動,會場氣氛活躍,與會人員都可以圍繞論題詢問或作答。與會者反映這樣的論壇,即議題專一,又涉及產業鏈內各個方面,會議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