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貝特瑞發(fā)布一季度業(yè)績預告,公司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0億元-4.70億元,同比增長64.09%-79.35%。在2021年創(chuàng)出14.41億元的歷史最佳凈利潤表現基礎上,今年一季度繼續(xù)保持同比、環(huán)比均增長發(fā)展勢頭,單季凈利潤首次超過4億元。
貝特瑞的主營業(yè)務是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對于業(yè)績增長原因,公司表示,今年一季度下游電池市場持續(xù)景氣,電池材料市場需求提升,公司正負極材料業(yè)務保持快速增長。
貝特瑞表示,面對市場變化,公司近兩年擴充了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的產能,并積極新建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生產線,鞏固正負極材料行業(yè)領先地位。同時,公司加快推進對新型負極材料的前瞻性布局,已成為國內首批實現硅基負極材料量產廠商之一,擁有3000噸/年硅負極產能。
在2021年度業(yè)績說明會上,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表示,公司新一代高容量硅碳產品及高首效硅氧產品已開發(fā)成熟,并取得客戶認證,產品已導入量產。同時,公司在惠州貝特瑞硅基負極目前擴建產能2000噸,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這將進一步奠定貝特瑞在高端負極材料市場的龍頭地位。
天風證券電新團隊研究指出,在硅基負極領域,貝特瑞研發(fā)、量產、客戶端全面領先國內同行。公司于2010年取得硅基負極材料的技術突破,并于2013年實現批量出貨,客戶有松下、三星;而同行尚處于百、千噸中試線水平,未見大批量出貨。此外,貝特瑞高代產品比容量、首次效率明顯領先同行。
今年2月,公司公告擬投資50億元在深圳市光明區(qū)內投資建設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首期1.5萬噸將在2023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產,2028年前實現4萬噸產能全面達產,產品為純品硅。這意味著,目前行業(yè)內披露的最大規(guī)模的硅基負極產能擴產計劃將得以落地。
貝特瑞在業(yè)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還積極布局后鋰電技術,包括全固態(tài)電解質、鋰金屬負極、燃料電池材料、石墨烯高導熱材料及電池材料回收技術等。
從年報披露的項目進展來看,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領域,公司超高鎳正極材料已完成小試階段開發(fā),進入中試階段,有望刷新容量新高度;公司還在除硅基材料外的高能量密度負極材料領域提前布局,已開發(fā)出具備高效儲鋰能力的載體材料,掌握關鍵復合鋰技術,正進行小試驗證,有望搶占市場先機。
此外,公司還布局了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據賀雪琴介紹,公司已攻克固態(tài)氧化物電解質關鍵技術指標難題,固態(tài)電解質中試順利,已通過客戶驗證;福建深瑞年產40萬平方米的石墨烯導熱膜產線均已投產并實現批量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