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股份(000792)5月26日晚間公告,為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落實公司“十四五”生態鹽湖產業發展規劃“擴大鋰”戰略部署,延伸鋰產業鏈,公司擬投資新建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項目總投資約70.82億元。
該項目擬定為新建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年產2萬噸氯化鋰,建設地點位于鹽湖股份察爾汗鉀鋰工業園區內,項目建設周期24個月,項目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
鹽湖股份主營業務為鉀肥和鋰鹽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鋰鹽板塊產品主要為碳酸鋰,以生產鉀肥后老鹵為原料制備,目前在品牌、營銷網絡、產品及供應鏈方面已擁有自身優勢。公司擁有3萬噸碳酸鋰產能裝置,2021年實現碳酸鋰產量約2.27萬噸,銷量約1.92萬噸。
據悉,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通過國家多年來對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培育,各個環節逐步成熟,豐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斷滿足市場需求,使用環境也在逐步優化和改進,在這些措施下,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新能源汽車產量持續創新高,帶動動力電池需求跳躍式增長,鋰鹽逐漸從供需平衡轉變為供應緊張的狀態,僅2021年中國碳酸鋰進口同比增長61.69%,出口同比增長4.71%,未來國內外鋰鹽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鹽湖股份此番開發高附加值、高純度鋰鹽產品,也是滿足市場需求增長的內在要求。
據鹽湖股份在此前披露的2021年年報當中介紹,公司察爾汗鹽湖擁有氯化鋰儲量1204萬噸,居全國首位。目前公司擁有的年產3萬噸碳酸鋰產能,為全國鹵水提鋰產能最大,另鹽湖比亞迪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正在進行中試。鹽湖提鋰成本優勢明顯,公司使用的鹵水吸附法+膜法提鋰工藝技術為公司自有技術,生產碳酸鋰生產成本較同行具有相對優勢。
在2021年年報當中,鹽湖股份在談及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時表示:“完善高鎂鋰比鹵水提鋰技術工藝,提高碳酸鋰生產工藝水平,擴大碳酸鋰生產規模,提高鋰資源綜合利用率。發展鋰電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系列高附加值產品,研究和生產電池級氫氧化鋰、氯化鋰、鋰鎂合金及鋰電池的陽極材料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鋰等產品,發展鎂鋰、鋰鋁等合金產業。發展鋰儲能材料,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動力電池產業鏈。走出去引進來,多種方式與鋰電產業優勢強勢企業合作,向系列化、高質化發展,提升鋰產業鏈競爭力。”
鹽湖股份在5月26日晚最新披露的公告當中表示,察爾汗鹽湖擁有豐富的氯化鋰資源,資源儲量大,公司發展鋰電新能源材料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平臺優勢。公司將充分利用自身條件,做大做優新能源材料板塊,加快鋰產業擴能,推動產業鏈發展,因此鋰電新能源材料是公司需要加大資源投入獲取較高業務增長的板塊,市場吸引力高,未來將有望成長為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公司公告稱,本次投資新建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鋰電新能源市場發展趨勢,符合青海省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發展定位以及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項目建成后將為公司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并能進一步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鞏固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