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的開工,這一投資額100億元的新能源項目將填補沈陽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的空白,為沈陽鐵西“培育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打造東北新能源產業基地”的戰略布局打響了第一槍。3月20日,2023年遼寧省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動員大會在主會場沈陽鐵西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工程現場召開,全省其他各市及沈撫示范區設分會場以視頻連線方式同步啟幕。會上,全省1816個新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4700億元,項目數量、規模、質量均達到歷年同期最高水平。
破土動工鑄就沈陽新能源產業“里程碑”
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計劃分兩期建設北方區域新能源動力電池研發中心、辦公樓及現代化生產廠房,主要生產儲能與動力電池,于2026年正式投產。
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具有耐低溫、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的產品特點,符合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智能化、電動化、輕量化”的發展趨勢,對于鞏固沈陽市汽車產業重鎮地位、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該項目計劃于2026年正式投產,將為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鑄就“里程碑”。項目落地后,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吸引和帶動其上下游產業鏈的新能源動力電池正負極、電解液、隔膜等企業入沈集聚發展,在沈陽形成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打造新能源儲能與動力電池千億級產業集群,對遼寧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
項目為王“鏈式思維”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攜多個百億級項目大步邁進綠色和“智”造的新時代,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在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的同時,正在從傳統的“碎片化”招商向產業鏈招商加速轉型。近年來,鐵西創新產業鏈招商模式,利用3000多家工業企業、84家世界500強直接投資企業和600家外資企業資源,建立龍頭企業“鏈主”名錄,市場化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配套。同時,依托6大頭部企業配套園區、5大核心板塊、中德裝備園、沈陽中關村等開放平臺,大力引進產業上下游供需鏈、橫向協作配套鏈上的項目,全面提升鐵西區重點企業本地配套率,著力提升項目推進力度及開工建設速度。
以“鏈式思維”抓項目增量的顯著效果正在顯現,著力打造“4+1”新能源產業發展體系:即以億緯鋰能電池、寶馬動力電池“雙百億”項目為牽引的鋰電池產業;以沈鼓集團、遠大壓縮機等為龍頭的氫能產業;以微控新能源、億緯化學儲能等為龍頭的儲能產業;以特變電工、中復連眾等為龍頭的風能產業;以及寶馬新能源汽車、三一新能源礦車等重點項目的新能源應用。
開足馬力鐵西區305個重點項目年內開工
突出拼搶意識,強化項目儲備,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正以“產業強區”的堅定意志和高效行動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截至目前,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已儲備2023年擬開工重點項目305個,較去年同期增加54個,總投資2535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有華晨寶馬全新動力電池、鐵西工廠里達廠區、協鑫移動能源制造基地、億緯鋰能新能源電池等10個項目,總投資50億-100億元的項目3個,總投資20億-50億元的項目16個。
項目“引進來”,還要“留得下”和“發展好”。鐵西區不斷強化項目服務,推進項目建設再提速,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鐵西強化專班推進與“管家服務”,采取24小時線上調度與線下定期高位推進相結合,提高要素保障的精準度、專業度,實現資金、土地、配套等要素保障優化配置,緊緊咬定全年目標狠抓落實,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
目前,鐵西正在開足馬力全速推進項目建設,預計3月底具備開復工條件的項目全部開復工,4月底前續建項目全部復工,6月底前已儲備項目全部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