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間,聆達股份(300125)發布公告,公司擬與銅陵獅子山高新區管委會協調的有關基金共同出資新設立項目公司為投資主體,在獅子山高新區投資約91.5億元建設年產20GW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基地項目。其中,聆達股份持有項目公司股權比例為80%。
項目一期預計2024年6月達產
公告顯示,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年產10GW-TOPCon高效電池片產線;二期建設年產5GW-TOPCon高效電池片產線及5GW-HJT電池片產線。其中,預計項目一期開工后6個月內(2023年12月份)完成全部廠房建設,預計公司在項目一期主廠房交付之日起3個月內(2024年3月份)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并首批投產,預計項目一期于2024年6月左右全面達產,項目二期待項目一期全部建成達產后適時建設。
項目前兩期建成全面投產后,項目公司將具備年產20GW高效光伏電池片的生產能力。在前兩期項目基礎上,聆達股份與銅陵獅子山高新區管委會將共同引進光伏產業鏈配套企業,計劃引進光伏產業鏈配套企業總投資額約33.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26億元),新建光伏組件、組件邊框、光伏支架等5類配套組件產線(即項目三期)。
根據項目投資安排,項目一期計劃總投資41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36億元;項目二期計劃總投資約50.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44億元;項目一期、二期計劃總投資約91.5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合計約80億元。
公告顯示,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000畝,項目一期、二期、三期占地面積分別為300畝、400畝和300畝。根據雙方約定,聆達股份保證項目投產后在獅子山高新區管委會園區內經營期不少于10年。
據測算的項目預期效益,項目一期達產后年產值約120億元,年納稅約2.4億元;項目二期達產后年產值約120億元,年納稅約2.4億元;項目二期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240億元,預計年納稅4.8億元。項目三期達產后年產值約100億元,年納稅約2億元,并將在獅子山高新區建成光伏高效電池片以及光伏組件、光伏支架制造等產業集群,支持聆達股份成為國內高效光伏電池片行業領先企業。
聆達股份表示,本次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充分把握光伏電池片行業發展機遇,進一步滿足公司未來經營擴張所需的產能,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獨立董事也發表獨立意見稱,此項投資將實現公司主營光伏電池片業務產能快速提升,為公司業務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是公司實施戰略發展的重要舉措。
需要指出的是,從最先啟動的項目一期來看,該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中除政府代建約12億元外,聆達股份將通過自有資金、自籌資金投入約24億元,資金需求較大,相較于聆達股份目前的自有貨幣資金、現金流狀況存在較大缺口。據公司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當期賬面貨幣資金僅為7192.33萬元。
為此,聆達股份提示風險稱,公司能否順利籌資、融資,以及籌資、融資金額、融資時間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具體將以監管機構、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審批通過為準。若各種渠道的融資均有不利變化,則可能導致項目建設進度不達預期。
聚焦N型電池擴產
同一時間,聆達股份還披露了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含)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7964.9998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于金寨嘉悅新能源二期5.0GW高效電池片(TOPCon)生產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募投項目中,用于金寨嘉悅新能源二期5.0GW高效電池片(TOPCon)生產項目的募集資金為10億元,該項目屬于大規模一體化生產項目,終端產品為大尺寸高效太陽能電池片(TOPCon),即從硅片到電池片的過程。據公司測算,該項目內部收益率(稅后)為16.96%,投資回收期(稅后)為6.26年。
值得一提的是,綜合上述兩項投資計劃,聆達股份均將N型電池作為核心發力點,合計包括了20GW的TOPCon電池片產能和5GW的HJT電池片產能。公告指出,與目前主流的PERC電池相比,得益于更高的基體載流子壽命,以N型硅片為基體的TOPCon、HJT等電池結構更具優勢。對比P型電池,N型電池具有更高的轉換效率和更低的衰減,從而使得N型電池在全生命周期內的發電量高于P型電池。
根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2-2023)》預測,N型單晶硅片的市場占比將從2022年的10%迅速增長到2025年的58%左右,到2030年N型單晶硅片的市場占比將接近90%。發展N型電池片已成為光伏行業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