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間,ST開元(300338)發布公告,為滿足生產經營需要,公司控股40%的孫公司麓元創新能源擬與湘陰高新區管委會、湖南達利置業簽訂入園協議及補充協議,在湘陰縣高新區投資工業項目。
其中,麓元創新能源擬出資4000萬元,并努力聯合相關產業投資基金或其他投資方,在湘陰縣金龍鎮高新區金龍科創港投資建設2GWh的儲能集成及1GWh鈉離子生產線。
達產后年產值將達20億元
根據協議,本次項目主要投資建設2GWh的儲能集成及1GWh鈉離子生產線,租賃標的為達利置業位于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金龍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龍科創港,面積見租賃協議,生產儲能系統及鈉離子電池產品。全面建成投產后,年產值達約20億元,年稅收約3200萬元以上。
協議約定,在麓元創新能源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可以享受《湘陰縣加快湘江新區湘陰新片區人才高地建設若干措施》文件規定的優惠政策,同時享受審批手續“快速直通車”的相關政策。湘陰高新區管委會還將協調銀行或城投等金融機構不低于5000萬供應鏈資金給麓元創新能源。
為了鼓勵麓元創新能源積極進行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各方還在入園補充協議中約定,根據年度考核結果,湘陰高新區管委會將給予麓元創新能源產業扶持資金,并分年度兌現。
考核期前三年內,如麓元創新能源當年實繳稅收達到360元/㎡,則由地方財政統籌將稅收縣級留存部分100%的資金獎勵給企業用于支持企業發展。考核期后四年內,如麓元創新能源當年實繳稅收達到360元/㎡,則由地方財政統籌將稅收縣級留存部分50%的資金獎勵給企業用于支持企業發展。
不過,麓元創新能源自協議簽訂后10年內不得將稅收、銷售、統計等相關業務外遷,否則須退還已享受的所有政策獎勵資金,包括但不限于租金補貼、產業扶持資金等。此外,當達利置業廠房交付后,麓元創新能源應在6個月內實現投產,廠房交付后6個月內未進行設備安裝或超過約定投產時間3個月不投產的,視為違約。
對于此次投資的目的,ST開元稱,是為了滿足公司生產經營需要,旨在落地實施生產交付,確保進入新能源行業并快速達產。
向雙主業轉型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ST開元原本的簡稱為開元教育,因2022年4月份被審計出具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的審計報告而“戴帽”。公司此前的主營業務為職業教育。2022年下半年,ST開元開始涉足儲能業務領域。
2022年9月,ST開元宣布聘任于揚利為總經理。履歷顯示,于揚利專注儲能電池新材料技術研究與投資,曾于2004年至2012年間擔任福建南平南孚電池大區經理,2012年后一直擔任私募投資機構長沙財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面對投資者對公司跨界轉型的詢問,ST開元在互動平臺上回應稱,公司戰略擬從單一教育賽道逐步向教育+新能源雙主業轉型。
ST開元董秘李俊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指出,“近年來因疫情影響,公司職業教育業務下滑,預計在短期內難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相關行業報告和市場調研均反映,儲能行業可以確定為一個潛力巨大的發展賽道。公司整合上市平臺優勢對能源賽道進行布局探索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近日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ST開元在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4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0.48%;實現歸母凈利潤3460.55萬元,同比扭虧;扣非后凈利潤為-1.01億元。報告期內,公司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1.35億元,主要系校區改制形成的推廣補償收益、裝修補償收益等。
對于去年營收下滑的情況,ST開元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全面啟動“中央廚房”戰略轉型,對上海恒企及上海天琥的校區實施改制工作,公司對加盟校區的業務按合同約定的比例收取分成收入,導致業務規模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受國家政策影響,學歷業務規模有所下降。